什么是基金仓位和建仓仓位 什么是基金仓位和建仓的区别

什么是基金仓位和建仓

什么是基金“仓位”很“建仓”?回答问题之前,咱们先弄明白什么是基金。

基金,为了某一目的集中起来的一笔资金,交由银行存管,基金管理人投资运作资金,其收益归全体基金投资人所有,同样亏损也由全体基金投资人承担。我们通常所说的基金是指证券投资基金。由于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的对象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这三类也是市场数量最多,投资最认可的基金品类。

仓位:书面解释即基金所投资的金融资产总额与整个基金财产总额的比率。比如,假如A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当前持有股票市值8亿,而A基金总体价值为10个亿,这是股票与总资产比率为8/10*100%=80%,这个80%就是仓位。一支基金设立就是相当于建立一个池子,股票就是池子里的水一样,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而已。

建仓,就是将池子里装入金融工具,即买入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直白有点,建仓就的是基金经理买入股票,形成资产组合。基金募集期完毕就进入建仓其,时间上一般三到六个月,这建仓其,不允许投资赎回申购。

我是溯源归一,关注我,一起实现财务自由!

延伸阅读

什么叫仓位,常听买基金的朋友说持仓多少多少

基金成立后要对所筹集的资金进行使用,购入股票、债券等等。基金仓位就是指基金购买股票、债券占基金全部资产的比例。 如果你持有的基金的市值占你的总资金的比例比如你有一万元,买了5000元基金,那你的仓位是50%。

基金中的仓位是什么意思

基金仓位通俗的讲就是基金资产中股票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比如某只基金总资产为10个亿,其中股票资产有8个亿,其他资产(债券、现金等)为2个亿,那么我们就说该基金的仓位为80%。 那么,怎么控制基金仓位?

第一:以大盘点位定仓位。一般而言,大盘如果处于市场低位,上涨空间巨大,则可以重仓持有;如果涨幅过大、处于相对高位震荡阶段,可以保持半仓仓位;如果大盘开始调整向下,则可以降低到一两成的仓位。低点重仓、中点半仓、高点轻仓是基金投资的关键参考指标。

第二:以基金净值的阶段增长率定仓位。在当前震荡行情中,基民可以在看好的主题基金中,选择涨幅相对偏小、净值增长率偏低的主题基金布局,规避大幅上涨的主题基金面临的中期调整风险。

第三:根据基金投资者的操作理念来控制仓位。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由于调仓频繁,仓位可以比较高,但对于长期基金投资者而言,做好中长期的仓位控制将更为重要。基金投资者应根据自己投资偏好和操作风格来确定仓位变化。

仓位管理策略

漏斗型仓位管理法

初始进场资金量比较小,仓位比较轻,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后市逐步加仓,进而摊薄成本,加仓比例越来越大。仓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种形态.

优点:初始风险比较小,在不爆仓的情况下,漏斗越高,赚钱越可观。

缺点:这种技巧建立在后市行情走势和判断一致的前提下,如果方向判断错误,或者方向的行情走势不能越过总成本位,将陷于无法获利出局的局面。

一般情况下,此时仓位会比较重,可用资金比较少,资金周转会出现困境。在这种仓位管理方式下,越是反向波动,持仓量就越大,承担的风险会越高,当反向波动幅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导致全仓持有,而此时,只要方向再向相反方向波动很小的幅度,就会导致爆仓。

矩形仓位管理法

初始进场的资金量,占总资金的固定比例,如果行情按相反反向发展,以后逐步加仓,降低成本,加仓都遵循这个固定比例,形态像一个矩形,可以称为矩形仓位管理技巧。

优点: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仓位,持仓成本逐步抬高,对风险进行平均分摊,平均化管理。在持仓可以控制,后市方向和判断一致的情况下,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缺点:初始阶段,平均成本抬高较快,容易很快陷入被动局面,价格不能越过盈亏平衡点,处于被套局面。同漏斗形技巧一样,越是反向变动,持仓量就越大,当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全仓持有,而价格只要向反方向变动少许,就会导致爆仓。

金字塔形仓位管理法

初始进场的资金量比较大,后市如果行情按相反方向运行,则不再加仓,如果方向一致,逐步加仓,加仓比例越来越小。仓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态。

优点:按照报酬率进行仓位控制,胜率越高动用的仓位就越高。利用趋势的持续性来增加仓位。在趋势中,会获得较高的收益,风险率较低。

动态仓位管理

根据大盘指数趋势和波动周期,对仓位管理办法进行动态调整,同时集合漏斗形仓位管理法、矩形仓位管理技巧、金字塔仓位管理的优点,理论上可以更大程度上减小风险和增加收益的稳定性。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一位30岁的投资者根据此公式决定自己的组合需要持有30%的债券基金和70%的股票型基金,并总计投入了10万元资金建立了这个投资组合。1年过去了,债券市场相对平稳,3万元的基金还是原地踏步,依然只是3万元;但是7万元的股票基金却是涨幅喜人,上涨了50%变成了10.5万元,这时候整个投资组合变成了13.5万元,而股票基金的比重则上升到了77.78%。如果我们认为70%的股票比例是适合这位投资者的,那么显然目前77.78%的比例就过高了,使其承担了过高的风险。所谓“动态平衡法”,也就是要卖出比重过高品种买入比重较低的品种,使仓位重新回到预定的水平。

当然,动态平衡是把“双刃剑”,如果进行动态平衡之后,股市不是下跌而是继续上涨,股票型基金的净值进一步上升了20%,那么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没做动态平衡的话,原先10.5万元的股票型基金将增值至12.6万元,加上3万元债券型基金整个投资组合增值至15.6万元;而在做了动态平衡之后,9.45万元的股票型基金增值至11.34万元,加上4.05万元的债券型基金,整个投资组合缩水至15.39万元。15.6>15.39,显然在上涨的情况下,动态平衡策略由于过早的兑现了部分利润,所以其表现不如简单的持有策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