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指什么生肖 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指什么动物

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是指什么

五斗米道  又称

正一道

天师道

正一盟威之道

,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

米巫

”、“

米贼

”、“

米道

”。另外,也有人认为,这个名称也可能和崇拜五方星斗(南斗、北斗等)和斗姆有关,五斗米就是“

五斗姆

”(另一说法是五斗崇拜和蜀地的弥教结合而成,即「五斗弥」教)。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东汉末年,道教派别又张角传授的太平道,张陵、张鲁祖孙传布的五斗米道。五斗米道信徒入道,只需初五斗米。张鲁在汉中二十多年,信徒众多,成为汉末一支很有实力的割据势力。

  此外,在光和年间(178年-184年),还有张修在巴蜀、汉中一代传道。其方法和张角有些相近,例如用符水治病。但是总体而言,更接近于张道陵的教派,例如也设有祭酒,学习《道德经》,供奉五斗米等,因此历史上也将他的这一派道法称为“五斗米道”。也有观点认为,张修可能是张道陵手下的一个大头领,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一、历史

  五斗米道初入道者称为“鬼卒”,骨干称为“祭酒”,并以“治”为传道单位。张道陵死后,传其子张衡,衡死后,传子张鲁。东汉末年,鲁据汉中,建立持续达近三十年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后投降曹操。西晋后,五斗米道逐渐分化,一部分传播于官僚中,另一部分仍秘密活动于农民中。东晋时五斗米道领袖孙恩、卢循领导了长达十余年的农民起义。北魏时,嵩山道士寇谦之“革新”五斗米道,自称奉太上老君之命,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创立新天师道。此后五斗米道改称天师道。并得到太武帝的赞许。唐宋以后的道教正一派,上承三张世系,以江西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是为江南各符箓道派之正宗。

  

二、内容

  五斗米道以老子为教主,基本经典是《道德经》和张陵编写的『老子想尔注』,是一种多神教,以长生成仙为其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是通过章表,符咒招神驱鬼(例如用三官手书来治病),以及行气、导引、房中术等。主要活动在成都周围,也可能在少数民族中传播。许多学者认为五斗米道与当地少数民族所盛行的巫术有很密切的关系。

  

三、戒律

  五斗米道的戒律主要要求教徒不能饮酒、食肉、淫盗。教徒必须在一定的时候到治所集会,听讲“科禁威仪”,回家向家人传达,共同遵守。

  

四、二十四治

  张道陵为五斗米道创设了二十四治,也就是24个教区。

  上治八品:阳平治、鹿堂山治、鹤鸣山治、漓沅山治、葛王贵山治、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

  中治八品:昌利治、隶上治、涌泉治、稠禾更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盖治。

  下治八品:云台山治、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平刚治、主簿山治、玉局治、北邙治。

  当时的地理分布为:

  所在郡名称

  蜀郡阳平治、鹿堂治、鹤鸣治、漓沅山治、葛贵山治

  广汉郡更除治、秦中治、真多治、昌利治、隶上治

  遂宁郡涌泉治

  犍为郡稠稉治、北平治、本竹治、平盖治、平刚治

  越巂郡蒙秦治

  巴西郡云台治

  汉中郡浕口治、后城治、公慕治

  成都南门左主簿治、玉局治

  雒阳北邙治

  每个治由「祭酒」j主持教务,称为「都功」。其中以阳平、鹿堂、鹤鸣为最上三治。而阳平治则为二十四治之首治,「都功」由张天师担任,因此张天师持「阳平治都功印」。治乃行政概念,并非按地理划分,例如阳平治的位置,即随张天师的迁移而改变。

延伸阅读

五斗米道启发

 五斗米道的启发如下:

第一,在他统治的区域不设长吏,而以五斗米道各级首领管理政务和教务。入道者初名”鬼卒”;入道已久并笃信其教者,号”祭酒”,任统辖教民之职;统领教民多者称”治头大祭酒”。张鲁则自号”师君”,为五斗米道的最高首领。这样,在巴、汉地区内,五斗米道建立起由鬼卒–祭酒–  治头大祭酒–师君的组织系统,其组织制度渐趋完备。  第二,教民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为此设”静室”,作为病者思过修善之所。并设”鬼史”,主为病人请祷。

五斗米道八仙过海来源

五斗米道起始于汉朝,是张道陵建立的教派。信徒只需要交纳五斗米,就可以加入该教。此教宣扬人们相互关爱、互相扶持,反对封建政权盘剥百姓,成为当时的势力比较强大的民间教派。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

释义: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渡过大海。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吗

不是 五斗米教创于东汉,与五斗米教的同时存在着很多道教流派,如帛和道等,道教最早的派别是什么无法考证,但方仙道肯定远远早于五斗米教。

很多人认为道教成立时间晚于佛教,这是因为现在认为的道教成立时间是按五斗米教计算的,实际上五斗米教也就是后来的正一盟是道教的一次大“合并”,并不是中华道教的出现的时间。方仙道,史记有明文记载,据说是创建于战国时期,秦皇时期的徐福就是方仙道的一个代表人物

五斗米创始人是谁

是张道陵。

在1985年前的今天,0034年2月22日 (农历正月十五),五斗米道的创始人“张天师”出生。

张道陵因在蜀汉之境设二十四治,为布化行道的机构,凡入道者交五米为信,后人因称其教为“五斗米道”。因张陵为该教第一代天师,故教徒尊称“祖天师”。人们又称其教为“天师道”。张天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为最高经典,并自撰《老子想尔注》发挥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为最高信仰,将“道”和老子相提并论,宣称即是“一”,“二散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

五斗米道的主要信仰人是谁

四川成都一带的道众、教徒。五斗米道又称正一道、天师道、正一盟威之道,是道教最早的一个派别。据史书记载,在东汉顺帝时期,由张道陵在蜀郡鹤鸣山(今四川成都市大邑县北)创立。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凡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得此名,因又称为“米巫”、“米贼”、“米道”。因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

五斗米教的历史事件

张陵 中国东汉五斗米道创立者,后改名张道陵,字辅汉,敬为张天师,沛国丰邑。少时喜读河洛图讳、天文地理之书。曾入太学,通达五经,又好黄老之学,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东汉顺帝时,修道于鹄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制作道书24篇,建立24治区,各治立道官祭酒,以统治道民。道民有犯小过者以悔过自新为奉道之主旨 ,并用符水咒法为道民治病。

张衡 张道陵羽化后,按照他升天前订下的教规,他的儿子张衡成了天师道的领袖。张衡比较平庸,但他的儿子张鲁,却是一个非凡的英杰。他充分利用天师道的力量,摆脱了益州牧刘焉的控制,并一口吃掉另一个道教领袖张修,在汉中建立起天师道理想的独立王国。这个政权摒弃了封建政权的构成形态,以教团的管理行使政权的职能。张鲁自称师君,下有理关、祭酒、奸令、鬼吏,统领鬼卒,他以道教民,以德化众,倡导粮食财物乃天下所公有,饥寒者有权取得衣食。他让教团头目在自己的管辖区内建立义舍,备好米肉等食物,供给来往行旅无偿吃住,为防止无赖游民捣乱破坏,他宣扬量腹取食,否则就会受到鬼神的惩罚。

他还大力提倡诚信守正,反对欺妄不实的伦理道德,对犯错的人,辟静室以予反思,小错不予追究,修路百步就可以补过自新;对犯大错的人,公开教育,并原谅三次,仍不思悔改的,才施以惩处。对于当时战争频仍的时代,他却创造了一个安详平和的世外桃源,教区内的汉民、少数民族信奉归向他,不堪战争之苦的关中数万民众也来投奔他。

后来,张鲁投降曹操和北迁后,五斗米道仍继续传播和发展,但组织体系被打破,徒众分散各地。也正由于这样,五斗米道在北方民间传播开来,晋室南渡后,五斗米道在江南也盛行起来。魏晋时期,民间不断掀起群众起义的风暴,其中不少都带有宗教色彩,尤其以披上五斗米道的外衣最为突出。

西晋时,关陇流民李特、李雄领导的流民起义,就与青城山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给予的支持分不开,李特在战争中不幸战死,起义军死伤极为惨重,在成败存亡的关键时刻,由于范长生资助其粮草,从而使起义军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李特之子李雄后来占领益州,自称成都王,欲迎范长生为君王,范长生固辞不允,反劝李雄称帝。后李雄称帝,国号大成,传三世至李寿,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经六世74年,至东晋时方为桓温所灭。

东晋时,又爆发了孙恩、卢循领导的起义,其中起义军的主要成分就是由信奉五斗米道的农民组成。孙恩是江南五斗米道著名传道师杜子恭的再传弟子,孙恩先是追随孙泰,孙泰被诛后,他聚合徒众百人,志欲复仇,在江浙之地兴起大规模的起义,孙恩据会稽,自号征东将军,号其党曰“长生人”,后因东晋镇压而投海自尽。剩下的徒众又推孙恩的妹夫卢循为领袖,后为刘裕所败,也投水自尽。

五斗米道的来历

五斗米道是在先秦方仙道和黄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巴蜀地区的民族信仰,由东汉顺帝时期的张陵所创立的一个道教早期教派。那么,五斗米教是谁创立的呢?

五斗米教是创建者是汉代的张陵(34~156年),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相传是汉朝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东汉顺帝时入蜀,在鹤鸣山(今成都市大邑县境)学道,并造做道书(或称符书),说自己是“天人下降”,特地来给百姓们传授“正一盟威之道”,以为人治病为名开始传教。因那些想要入道和请求治病的人要先交五斗米作为“信米”,故俗称“五斗米道”。又因太上老君还降命他“天师”的称号,所以又叫“天师道”。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