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写的什么内容啊 苏武传写了什么

苏武传写的什么内容

苏武传写的内容是苏武一生经历。

《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

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开头两段为第一部分,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中间十一段为第二部分,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最后四段为第三部分,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

全文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骨三分。

延伸阅读

苏武传里,苏武,张胜,卫律,李陵,的人物形象分析,还有情节,简单点,带上手法,速度速度速度速度啊

对比映衬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苏武传课文结构层次并归纳大意

课文按苏武一生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1、2段,主要是交代苏武出使的原因、背景和使团的主要成员。

第二部分是3-8段,主要写苏武被匈奴扣留胡地十九年的动人事迹。

第三部分是9、10段,苏武返回汉朝的过程。

苏武传的文学常识总结,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通假字

①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②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④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⑤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⑥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⑧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⑩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⑾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

2.皆为陛下所成就 。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5.独有女弟二人。女弟: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1.此必及我 。及: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2.会论虞常。论: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

13.以货物与常。货物: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

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 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 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

(3)廪食不至 食:粮食。

(4)给其衣食 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女”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宾语前置句 ,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班固《汉书.苏武传》的全翻译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产奶了,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苏武能结网纺缴,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赐给苏武牛马,生活用品,帐篷等。於靬王死后,其手下都迁移到别处去了。这年冬天,丁灵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又陷于困境。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时间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你,(单于)准备以礼相待。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到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给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随皇帝去河东后土祭祀,一个宦官和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后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你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妻子还很年轻,听说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在世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听说老母被拘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吉凶难测,你又为谁守节呢?听我的话吧。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为将封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的侍从,常常希望为朝廷献身。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请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又说:“请你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早已是该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见他是真的不会投降,感叹道:“唉,你真是一位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行无以复加。”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汉昭帝即位后几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了。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得以夜里见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述这几年的情况。教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趾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苏武被扣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

苏武传文化常识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5、斥候:侦察兵。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7、蛮夷: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四夷:为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之泛称也。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8、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9、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10、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11、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12、上林、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

13、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

14、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

苏武传全文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概括苏武传的大概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文章一开始写道:“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出使匈奴的这一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的严酷历史环境,同时交代了匈奴尽管“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却只是因为“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的缓兵之计,并非真心和好。

所以当汉武帝派苏武护送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还朝,并“厚赂单于”时,“单于益骄”,这也是后来单于悍然扣留苏武一行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这部分也是文章着力描写的部分,以精彩的笔墨描写了苏武反抗匈奴统治者招降的种种斗争情形。第三部分即文章最后两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课文最后一句“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看似平实记述,细细品味却包含着作者诸多感情。

扩展知识:苏武的出使,正当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期。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

按常情而言,苏武是一个和平使者。他的出使应该是愉快而顺利的,但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当时,匈奴恰巧发生了一次情节严重的谋反事件。谋反者的首领缑王计划绑架匈奴单于的母亲阏氏,投奔汉朝。谋反者的另一首领虞常原是汉臣,他企图刺杀叛汉降敌、当了匈奴大臣的卫律。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副使张胜。张胜没有向苏武报告,私下支持他们的行动。从国家关系上说,张胜的做法损害了汉朝的信义,有悖于两国通好的宗旨,使汉使处于理亏的地位。

虞常曾对张胜说:“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左大都尉是匈奴贵人,他企图刺杀单于降汉。单于及时粉碎了这一阴谋,并发兵俘获了赵破奴的军队

苏武传故事概括

故事概括:

苏武,字子卿。汉天汉元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汉始元年由于匈奴单于再次表示要求和亲,并送还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者,武帝遂命中郎将苏武率百余人携带大批礼品出使匈奴,并送还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当时,匈奴中有人准备劫持单于的母亲归汉,苏武的副使张胜卷入这一行动。

  事发后,苏武受到牵连。匈奴单于采用种种方法威逼利诱苏武,劝其投降,都遭到苏武义正辞严的拒绝。单于无可奈何,便把他流放到人迹罕至、荒原千里的北海(今贝加尔湖)边放羊,并宣称要等公羊生下羊羔,才放苏武回去。苏武在那里历尽艰辛,经常以挖掘野鼠穴中的草籽为食,但他出使时所持的汉节却从不离身,天长日久,节上的毛全都脱落了。即使这样,仍未动摇他对汉朝的忠心。

  昭帝即位后,匈奴于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派使者向汉王朝请求和亲。

  在此之前,汉曾多次向匈奴索要苏武回国,匈奴皆伪称苏武已死。后来汉使复至匈奴,探知苏武的下落,便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下一只雁,雁足上系有帛书,说苏武现在北海。单于大惊,只好允许苏武随汉使回国。

  苏武在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出使时尚在壮年,回国时已经须发尽白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