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高士奇的一生经历 高士奇生平

历史上高士奇的一生经历?

  高士奇一生官场仕途通达,政绩突出,夜经历少年丧父,中年丧偶,老年丧子三重打击,堪称传奇人物。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

  清朝著名学者。今匡堰镇高家村人。是一生效忠于康熙帝的官吏,也是一位在文史哲诸方面都有贡献的学者。高士奇的一生也是最为不幸的。因为,古人有言人生三大悲哀: “ 少年丧父,中年丧妻,晚年丧子。 ” 对于高士奇来说,这人生的三大悲哀,他全领受了。

  清朝康熙皇帝是一代英主,可谓名垂史册。他与高士奇的君臣交往,野史不少。对高士奇的评价,贬的多,褒的少。但反映高士奇早期生活的文章,却不多见。即使是《清史列传》、《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传》、《清平湖县志》,还是高氏的家谱《渤海高氏家谱》均叙述得不翔实。

  但据上述史料可知,高士奇出生于余姚(今慈溪樟树镇高家村)。

  康熙三年(1664年),高士奇全家北迁。不幸的是,到京后不久其父故世,一家的生活重担无情地压在这个二十岁的文弱书生身上。直到二十六岁入太学时,生活才有所转机。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初三,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年青皇帝,在果断巧妙地铲除专权谄佞的鳌拜等辅政大臣后,亲试太学生,高士奇荣登榜首,御试第一。因此,他入仕,不是如《清史稿》所述的为明珠所荐,而是凭他的书法才学。这年五月,康熙钦命高士奇为其抄写经筵讲义,高士奇兢兢业业,每夜书成后,与妻对读,常至半夜。由于高士奇工作出色,翌年七月二十五日,康熙皇帝在懋勤殿破格地接见了这位抄写员,且特赐内缎。而高士奇也不失机会,献《东巡赋》,既表达了对皇上的忠心,又显现出自己的才华,得到康熙的赏识。康熙十四年冬,高土奇被补詹事府录事,高土奇高兴地写下:“禁初开简从臣,多年供奉拜官新。”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高士奇以录事随康熙行南苑,从此高士奇就成了康熙的随从。高士奇得意地写下:“自笑功名薄,谁知雨露深”的诗句。同年冬,高士奇又升任内阁中书舍人,食六品俸。康熙赐御书“忠孝”二字。后来,康熙又赐救高士奇曰:“尔在内办事有年,凡密谕及朕所览讲章诗文等件纂辑书写甚多,特赐表里十匹,银五百两,以旌尔之勤劳。还赐“忠孝之家”御印一方(现藏平湖市博物馆,篆体,七月初一赐)。

  康熙十九年五月,康熙又谕吏部曰:高士奇学问淹通,居职勤慎,供奉有年,应授为翰林院。吏部议叙后,授高士奇为额外翰林院侍讲。康熙称高士奇学问淹通,当然有依据的。在高士奇任内阁中书后,亲试其学问,赐博学鸿词。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高士奇补侍读充日讲起居住官,与康熙的关系更贴近了。

  康熙二十三年,高士奇迁右春坊右庶子,二月转左春坊左庶子。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成了康熙的“老师”。

  这几年是高士奇最辛苦的日子,每夜总劳作到二、三更,他夫人在家备具酒食坐待,偶话直庐事,则以清勤相勉。当进讲《周易》时,高士奇深夜归郎后,辄以明日所讲易义探索了然,才敢入寝,而其夫人总相陪伴,虽寒暑也如此。这时期,康熙外巡,高士奇总相伴,先后巡访松亭、塞北、盛京、乌喇、浙江等地。高士奇写下了这样的诗:“塞北松亭载笔频,江南山左扈时巡,旨甘不缺慈帏奉,内顾无忧赖尔身。”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与康熙的“载笔频”,同时也对他夫人的歉意,“内顾无忧赖尔身”。但高士奇毕竟以康熙为重,当南巡江南,二十三年十一月,壬戊朔,康熙夜读三更,高士奇请曰:“圣躬过劳,宜少节奉。”康熙回答说:“朕自五龄受书;诵读恒至夜今,乐此不为疲也!”足见君臣之亲。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高士奇又转为侍读学士,充大清一统志副总裁。丁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迁詹事府少詹事。从一个监生宜人宦官之列,成了四品官。这在举科年代是绝无仅有的。

  高士奇在内廷的这段时间,正是康熙大展雄图的时期。康熙二十年,已彻底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的三藩之乱。二十二年,收复了台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二十五年,康熙又下令抗击沙俄侵略者,收复了雅克萨。并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而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不难想象,一直在内廷的高士奇,对康熙皇帝的影响和作用。

  正当高士奇步步高升的时候,厄运降临。康熙二十七年,山东巡抚张汧以赉银赴京行贿事发,经审讯,狱辞涉及高土奇。康熙谕令勿滋蔓,高士奇才得置弗问。那么狱辞涉及高士奇,而康熙谕令勿滋蔓的原因是什么呢?正如高士奇疏言所说:“臣等编摩纂辑,惟在直庐”,“非进讲,或数月不觐天颜,从未干涉政事……独是供奉日久,嫌疑日滋。张汧无端疑怨,含沙污蔑……伏乞赐归田里。”康熙心中十分明白,高士奇的疏言辞恳言衷,所以康熙同意高士奇解任。

延伸阅读

高士奇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吗?

是的。

高士奇原型就是高士奇,他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官员,曾经官至正一品。

历史上高士奇是贫寒人家出身,他凭借着博学多识的才华被康熙所重用,此后高士奇一生都在效忠于康熙皇帝。

高士奇典故?

高士奇是唯一一个没有走科举之路而进入南书房的人,康熙为什么这么赏识他?一方面,他确实有才华,但是,最重要的是第二点,那就是—-拍马屁!

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谥文恪。顺治二年(1645)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祖上于 “靖康之难” 时,自汴京(开封)南迁而至。

顺治十八年(1661)入籍钱塘(杭州),补杭州府学生员。康熙三年(1664)随父古生公游学京师。因父不久亡故,遂以卖文自给。新岁为人作春帖子,自为句书之。

康熙八年入太学,得以初觐康熙,皇上喜其一手 “ 王字 ”,好其理学文章,钦赐拨取,旬日中二试皆第一,记名翰林院供奉。高士奇从此踏上仕途,进入皇宫大院,官至礼部侍郎。精鉴赏,收藏名迹,与孙退谷(承泽)相埒。所著江郁销夏录,亦与庚子销夏记同工。工书,尤善钟、王小楷。画有仿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拟徐贲枯木竹石图、仿宋克山水轴,又有丝纶垂钓图,均精妙。有清吟堂全集。卒年六十,一作五十九在康熙朝中期,索额图、明珠是大红大紫的人物,放眼整个大清国,汉大臣中能与之匹敌的怕是只有高士奇了,和两位当红的大学士相比,高士奇倒是可以称得上为一名奸臣。

别看高士奇是个秀才出身,连个正经功名都不具备,不过他的学问着实不错,才能也很出众,字画双绝,工作更是认真负责。最为关键的一点的就是,康熙和高士奇的共同话题非常多,所以高士奇在南书房成为了康熙须臾不能离开的人。

我们都知道,康熙帝是一个爱学习的人,涉猎面也很广,为了投其所好,高士奇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且学习内容非常广泛,天文、地理、经学、诗文、历史、数学以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由此可见,高士奇的学问尽管算不上多么高深,不能称之为大家,但绝对是一个杂家。 说到底,高士奇就是一个马屁场的绝顶高手。

在《清俾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高士奇自从在康熙身边服务后,工作勤奋,而且上班时间从不离开康熙半步,只有康熙有事叫他,他一定在,按说南书房侍奉康熙的是一群人,唯独高士奇独受宠信,史料中记载,高士奇在当值期间连厕所都不解,就好像是一个机器人,更为奇怪的是,即使是盛夏酷暑季节,高士奇连一点汗都不出,别人恨不得打着赤膊,他照常“西装革履,仪表端庄”。他的同事们都认为高士奇“生有异质”,因而都感叹“侍从诸臣,俱莫能及”。 高士奇的这种现象其实很好解释,就是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自然也就不会出汗和上厕所了。不过这说起来也是有伤身体的,但这恰好也说明了高士奇的心机的确很重,同时也让人觉得非常可怜。

高士奇出身贫寒,也没有别的政绩和功劳,只能通过这些具体细微的表现,来博得康熙的宠爱。 高士奇不仅上班时间不离康熙半步,而且对康熙下班之后做了什么事,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他也要努力想办法弄清楚。他对康熙工作之外读了什么书尤其感兴趣。为了探听到这些信息,高士奇每天从家里出门时,都要带上一袋子金豆子,一到宫里,就找康熙身边的贴身小太监,详细询问康熙的生活起居和工作情况,太监每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高士奇就送上金豆一颗,多讲多送,上不封顶,往往一袋金豆子,到晚上就一颗不剩了。 高士奇一旦获知康熙读了什么书,回家之后必定马上找来翻阅,即便是对书的内容不感兴趣,也要赶在康熙之前读完,其目的就是为了康熙问到书中内容时,能回答个八九不离十,正是因为高士奇善于揣摩圣意,所以才一直得宠,哪怕康熙发现高士奇种种不法的时候,依然不予处罚。

高士奇因为贴身服务康熙的原因,其地位、影响日益上升,甚至于大学士明珠都要巴结他,高府中每天前来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一般的官员高士奇都不会接见,那些在朝中掌握着实权的大员经常出入高府,以便获得康熙的第一手资料,也正是因为如此,高士奇被御史弹劾,似有泄露国家机密之嫌。 除此之外,高士奇还曾公然向康熙献假画,被御史抓到辫子后,上奏给了康熙帝,但康熙对高士奇网开一面,所犯之错基本不予追究,不仅仅如此,康熙帝对还给了高士奇一个特殊的荣誉,一般人可遇不可求。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高士奇病逝,康熙闻讯后,悲痛地说:“高士奇简侍内廷,勤岁已久。忽闻在籍病逝,朕心深为轸恻!”于是下令有关部门好好安排高士奇的后事,按照规定,高士奇的级别只能予祭一次,也没有谥号,但是,康熙对大学士们说:“原任礼部侍郎高士奇在内廷供奉有年,其品级不应有谥,但朕轸念老臣,应给予谥号。”

清代文臣中的谥号规定,只有曾入翰林,或授大学士的官员,死后方能用“文”字。高士奇只是个假翰林,也不曾做过大学士,给他谥“文恪”,确实是天大的恩典,“文恪”虽只排在中间偏下的位置,但“恪”为恭敬、谨慎之意,所以这种评价还是相当高的。 不过高士奇的官方评价挺高,民间是不是这样认为的还为可知,事实上,高士奇还真是配不上“文恪”这个谥号。

高士奇主要成就?

高士奇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精考证,勤著述。他的著作,收录在《四库全书》的就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三体唐诗补注》等八部;收录在《四库存目》的就有《天禄识余》《塞北小钞》等五部。其他还有《读书笔记》《苑西集》《经进文稿》等十数种著作。高士奇的这些著作,大致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诗文集,二是为康熙活动的记述,三是学术著作,可谓品种丰富,琳琅满目。其中学术著作又分为两类,一为治春秋左传之作,二为治唐诗之作。《四库提要》对高士奇的学术著作评价较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书局曾出过《左传纪事本末》点校本,可见它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当代史家的认可。

康熙大帝高士奇下场?

高士奇,清朝康熙年间的深受康熙帝宠爱的一位臣子。高士奇本是出生于寒门之家,自幼苦读诗书,但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得不到赏识,在科举考试中也接连失利。空有一身才学的高士奇十分的沮丧。

正是这一对对春联,高士奇的才能被达官贵人发现了,就这样,高士奇成为了一个高官人家的幕僚又或者说是家用私塾先生,这是他命运的第一次转机,虽没有风光无限,但至少不用流浪街头,饿肚子。

历史上高士奇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他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史学著作《左传纪事本末》53卷,《清吟堂集》等。高士奇是清康熙时的著名书画收藏家,他的一生与康熙帝以及古书画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高士其童话主要内容?

《高士奇科普童话》是高士奇写的。书中的科普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常见的科学知识。

  高士其科普童话

一、作者简介

高士奇,原名高世碧,出生于福州,生物学家、化学家、著名科普作家。23岁时,因为研究病菌,他的大脑被病毒入侵,最终导致瘫痪。然而,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数百万字的科普作品,影响了无数人。

二、主要内容

科普童话有《木耳自传》《散花仙子》《霍乱先生访谈录》《花鼓少女谈蚊子》《偷听蚊子》《细菌的衣食住行》《我们的对敌英雄》《生物小流氓》

童话有:《天道三月》、《我们的母土》、空齐、《水的故事——人体内的水》、《水的故事——大自然中的水》、《揭露小人国的秘密》、《小人国人口普查》、《小人国的冬季攻势》

康熙年间高士奇的介绍?

高士奇是康熙大帝的宠臣。

  高士奇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父亲早逝,因此只能靠着卖文以贴补生活,但是他依旧没有放弃学习,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进了太学(国子监),成了一个太学生(监生)。在后面的日子里,高士奇得以见到皇帝,并因为自己的学识而受到康熙的赏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