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的来历与风俗(腊八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来源于上古道教腊祭,神农氏“始作腊祭,以告上苍”,遂形成在年终时祭祀农谷,庆祝当年已得收成,祈求来年民丰岁稔。

《礼记》称“天子大蜡八”“八蜡以祀四方”,在民间逐渐固定以腊月八日为道教腊祭日,俗称腊八节,此日喝腊八粥的习俗,亦源于腊祭“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所表达的终始交接、丰隆安定的思想感情。

腊八节的来历,传说?

腊八的由来是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家境贫寒,他好几天没有吃饭了,在腊八的那天晚上,他发现了一只大老鼠,他本想把这只老鼠逮住吃掉,可是老鼠跑进了洞里,他没有办法,只能把老鼠洞撬开,然后在老鼠洞中发现了米,豆子,花生,葡萄干等许多坚果类的食物。他把这些食物熬了一锅粥。

后来他获得了成功,但是每年还要让他的孩子们喝这个八宝粥,以示教育。

关于腊八蒜的来历

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

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

腊八粥的简单来历

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即“腊月”的意思。史学研究者指出,在我国古代,“腊”本是一种祭礼,称“大腊”。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来历

1、腊八节是我国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2、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

腊八节的来历简短

腊八节是我国腊月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

腊八粥来历?

  • 腊八粥来历?
  • 一进入腊月,特别是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农历十二月(每年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每年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腊八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