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景阳冈读后感500字 《水浒传》景阳冈读后感400字

《水浒传》景阳冈读后感?

我写个特别版的读后感。读了景阳冈武松打虎后,颇有感触,心内所想,下笔成文。

酒店的店小二提醒过武松,景阳冈上有大虫,害了很多人性命,这是善意的提醒。但武松只道自己英雄,全然不领情。非但不谢对方的好意,还出言不逊。即便自己真有打虎的本领,也不该如此恃勇自傲。

很多人赞美武松打虎,精神固然可嘉,但行为却不必要。为什么?

武松如果听从店小二的劝告,这一节极有可能就不会发生。在平时做事的时候,我们需要迎难而上的打虎精神,但是不该人为的为自己创造困难。

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劝告,是可以避免我们走歧路的。

武松是不怕老虎吗?从他能萌生退意来看,他也是怕的。猎户现身的时候,武松也表现出了害怕。

有人说,害怕还上山,这不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这不就是大无畏吗?

别再自欺欺人了!

武松为什么知道有虎还上山?

一是怕被笑话!这个时候他不能后退,只能上。上了山之后呢?一路太平,武松没遇到老虎,心内认为是别人自己吓自己的谣传,此时他是很不信真有老虎了,所以才大大咧咧的睡觉。

很明显,开始怕人笑话,后来又不信真有老虎了,不关胆色什么事。至于真遇到老虎,敢上去和老虎斗,确实可以说勇气可嘉。但不能回避的是,此时的武松已经是毫无退路了,背水一战不得不为。

从这里引申开去,武松一直是以打虎为傲的,鸳鸯楼杀人后题名就是杀人者,打虎武松。

他自认为打虎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也是很了不起的行为,可鲁智深很少提起,也并不以此为傲,或许在他看来,这很平常,我本来就有这个能力。而武松却是经常把打虎挂在嘴上的,说明武松这个人是极爱虚荣的。虽然没有自吹自擂,但是总归不谦虚。大家应该都有体会,生活中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其实是比较反感的。但是,这一段的情节还是很好的。

作者把打虎的过程描写的可谓惊心动魄了,最吸引人的就是哨棒,前面一直在提,可到了关键时候,根本用不了了,这就更给打虎的过程增加了刺激性。

延伸阅读

武松打虎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武松打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英雄大多是被逼出来的!

武松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人吗?

肯定不是!

武松开始认为景阳冈没有虎,只是店小二骗他;等到看到官府的告示,知道景阳冈真有老虎时,心里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开始真的想返回去,一是碍于面子不能回去,另外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使有虎也未必能遇上;再者是酒精在起作用。

等到真遇到老虎时,武松真是吓得心里发毛,哨棒没打到老虎,却打到树枝上断了。

武松之所以能成为英雄,就是能做垂死挣扎,关键的时候不放弃求生的欲望,也许是天助武松吧!可能是老虎饿过劲了,已失去了兽中之王的威风,成了一只病猫,所以才成就了武松,绝处逢生。

所以,一个英雄的出现,是多种因素促成的。

没头脑和不高兴之武松打虎读后感

书中描写的两位主人公“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所作所为令人捧腹大笑,也令人深思并引以为戒。“没头脑”并非不聪明,而是做事马虎、丢三落四,缺乏认真细致和周到的考虑。平日里,“没头脑”经常是找到了帽子丢了手套,找到了手套又丢了书包……没有个利索的时候。仙人把它变成大人以后,他设计建造了一栋300层楼高的少年宫,上下楼竟然没有电梯!害得大家登楼如同登天一般,这个马虎真是祸国殃民;“不高兴”不是不会笑,而是固执任性,不愿意与别人协调配合,齐心协力的按规定做好每一件事,比如:在“武松打虎”的戏中,他扮演老虎,可是,不按照剧本的要求去演,武松总是打不死他,台下的观众急得直叫,浪费了大家许多宝贵的时间,真是损人不利己!

  读完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如: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好的习惯,做任何事情不马虎、不丢三落四,时刻做到头脑清醒,认真细致;主动与别人协调合作,只有团结才能产生更大的力量。

版权声明